使用说明:点击“全屏”可放大地图窗口;双击地图可以放大地图;按住鼠标左键可以拖动地图显示范围;地图左上角“+”可放大“-”可缩小;“上下左右箭头”相当于按住鼠标左键拖动;点击“三维图/二维图/卫星图”可以切换到当前城市的三维地图、二维电子地图或者卫星地图。
浙江省县级以上行政区划杭州市 区县地图 街道地图 乡镇地图(辖8个区,3个县级市,2个县。共57个街道、109个镇、33个乡) 上城区(辖6个街道) 下城区(辖8个街道) 江干区(辖6个街道、4个镇) 拱墅区(辖6个街道、4个镇) 西湖区(辖6个街道、5个镇、2个乡) 高新区(滨江区)(辖3个街道) 萧山区(辖4个街道、22个镇) 余杭区(辖5个街道、14个镇、1个乡) 建德市(辖3个街道、12个镇、1个乡) 富阳市(4个街道、15个镇、6个乡) 临安市(辖4个街道、15个镇、7个乡) 桐庐县(辖2个街道、7个镇、4个乡) 淳安县(辖11个镇、12个乡) 戴村镇,中国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下辖的一个镇,位于萧山区西南部。辖区总面积63平方公里,人口4万人。 辖区戴村镇辖有:
戴村镇
戴村镇位于杭州市南郊,是杭州市小康乡镇、浙江省教育强镇、省体育先进镇乡、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镇。行政区域面积62.8平方公里,人口3.8万,下辖51个行政村。戴村镇地理位置优越,水陆交通便捷,道杭金公路穿越境内,杭金衢高速公路傍镇而过,戴村距上海港和宁波港分别为190公里和160公里,距杭州萧山国际机场35公里,离浙赣线萧山火车站25公里,距省城杭州仅15公里。
据《萧山县地名志》载:“相传在500余年前,此地原为松树坟头(全姓)、仙坛里(谭姓)、董高园(董姓)、高墩头(高姓)4个小自然村,后戴氏祖先徙此创家,前4姓逐渐衰落。戴氏发族把4村并为1村,遂名戴村。”民国3年(1914)《萧山县志》亦载有戴村村名。民国19年(1930)始称戴村乡。现境域内1951年为戴村、凌溪、振庭、白墅、马鞍乡,1956年并为白马、戴村乡,1958年为浦阳江、戴村公社,1961年为永兴、戴村公社,1984年改公社为乡,1985年4月戴村乡改为建制镇,1992年5月永兴乡并入戴村镇。 戴村镇位于长江三角洲经济圈内重要交流枢纽的钱塘江南岸——杭州市萧山区西南部、浦阳江南岸,东靠临浦镇,西与富阳市以山为界,北与义桥镇接壤,南与河上镇交界,距省城杭州30公里,距萧山城区15公里,至杭州萧山国际机场20公里,离浙赣铁路线上的临浦站5公里。该镇水陆交通便捷,乘车3小时可达上海、宁波、温州等地,构成3小时交通圈。40分钟可达杭州、萧山城区或国际机场,10分钟之内可进沪杭甬、杭金衢高速、浙赣铁路临浦站,03省道及云许公路穿镇而过。同时镇域内有永兴河与内陆河流及钱塘江航运相连,水运方便。 戴村镇按照“居民集镇化,产业园区化”与工贸结合的发展战略,紧紧抓住城乡一体化这一主攻目标,城镇建设力度加大,城镇面貌进一步优化,镇域建设框架初显雏形,城镇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人民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 集镇规划4.8 km2,其中工业园区2.14 km2,镇域人口1.17万。戴村坚持实施工业兴镇、工业强镇战略,经济发展迅速,基本形成化工建材、五金机械、钢构、蚊香等主导行业。2003年全镇实现工企业产值31.5亿元,境内工业园区正在加快开发和建设,园区内基础设施完备,已引进各类企业30余家,园区正成为投资的热土。 区内配套设施也日益完善,以恒达、人民、世纪路及闻戴线、凌溪路、03省道构成“三纵三横”道路格局,拥有占地15.23万平方米的萧山区第六高级中学以及中学、小学、幼儿园各两所;省协作医院中医骨伤科医院位于城镇中心,并用有1000座的文体中心一座,同时集镇内工商、土管、金融、保险、电力、电信等机构配套齐全,工业区内还具备日供水30万吨的区南片水厂一个,110KV配变电所一个,极大地提升了工业区的服务水平。 以改水、改厕、改卫、改殡与绿化、美化、亮化、净化为工作要求,已建设成环境优化、设施齐全的集镇示范村1个,3个农村示范村、22个农村整治村创建为主要内容的城乡一体化宏伟工程正在有条不紊的展开。 戴村镇以工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转移了大批劳力;大气、水环境良好,村镇饮用水合格率与普及率均达到较高标准,人均拥有绿地面积超过6M2,同时也是浙江省教育强镇,提前实现了九年制义务教育。镇内交通方便,直达萧山城区的6路、307路、308路公交车穿镇而过。社会保障体系健全,文化卫生医疗保健体系完善,全镇96%以上民均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 戴村镇生态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是浙江省百佳旅游乡镇。拥有省级石牛山森林公园和省级云石生态旅游示范区,境内有晋代古窑址、云门寺、三清殿等诸多历史古迹,生态旅游开发潜力巨大。 集镇建设正加快发展步伐,商贸区、居住区、行政区等功能区正逐步形成,戴村镇上税务、工商、公安、金融、保险、邮电等都有驻镇办事机构,方便服务。戴村镇向着成为萧山南部政治、经济的中心方向而努力奋斗。 融入长三角,接轨大上海。杭州城市的重心由西湖时代向钱塘江时代转移。针对杭州这样大的发展战略,戴村镇更坚定了“建南部经济强镇、创生态旅游名镇”的发展目标。 戴村镇 - 改革开放戴村镇建设杭州市级千亩粮食示范方
1993年,经省卫生厅批准,设立萧山市中医骨伤科医院。
1994年,杭金公路戴村段拓宽工程完工;下半年,镇属企业萧山第二化工塑料厂兼并市国营企业萧山树脂厂,这是萧山市第一家乡镇企业兼并国营企业。 1995年,农业改革口粮田和责任田分离工作在后郑村试点成功。 1996年12月,投资180万元改建的永兴桥、云响桥竣工投入使用;人民大道与原老街连通,形成居民生活区、市场商业区、经济开发区、文化娱乐等区块。 1997年9月,易地新建占地33亩,投资300多万元的镇中学投入使用;12月,投资1200万元的萧山市中医骨伤科医院建成投入使用;年底,市人民政府批准镇城镇总体规划。 戴村镇 - 资源优势云石三清茶
全镇下辖22个行政村,镇域面积62.8平方公里。地势西南高东北低,西南部为低山丘陵区。主要山岭有云门寺山、船坞山、石牛山,拥有山林5.4万亩,毛竹为山林的主要资源树种,分布广,种植面积大。镇域最高点船坞山主峰海拔744米,峰岭绵亘,山势陡峭,景色秀丽。东北为水网平原区,浦阳江从北部边境流过,永兴河纵贯其境,其支流七都溪自西向东流入永兴河。区内最大的高山水库——响天岭水库,蓄水量达26万立方米,在防涝、灌溉和发电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该镇属中亚热带气候,气候湿润,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河流众多,水资源丰富。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遍布其内,有著名的省级石牛山生态保护公园、省级生态旅游度假区——云石生态旅游度假区、正在开发的月亮湾观光区,区内风景绮丽,峡谷幽深,竹木茂盛,峰峦叠翠。产于云石高山上的“三清茶”,以其醇厚的口感,清新的回味,被国家旅游局、浙江省人民政府、国际茶委会认定为浙江省“名茶新秀”。 戴村镇生态旅游资源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它坐落在西湖-杭州乐园-东方文化园-山里人家黄金旅游线上,且景观保存完好。凭借良好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以及随着大杭州、大旅游、大产业发展思路的确立,中共杭州市第九次代表大会确立了西湖-石牛山旅游带,这使得戴村的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更具潜力,成为旅游休闲、度假观光的胜地。 戴村镇 - 经济发展戴村镇
戴村坚持实施工业兴镇、工业强镇战略,经济发展迅速,基本形成化工建材、五金机械、钢构、蚊香等主导行业。 2003 年全镇实现工企业产值 31.5 亿元,境内工业功能区块正在加快开发和建设,区内基础设施完备,已引进各类企业30余家,正成为投资的热土。戴村镇生态旅游资源丰富,是浙江省百佳旅游乡镇。拥有省级石牛山森林公园和省级云石生态旅游示范区,境内有晋代古窑址、云门寺、三清殿等诸多历史古迹,生态旅游开发潜力巨大。
戴村镇按照“工业强镇、生态立镇、开放活镇、和谐稳镇”的发展战略,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得到稳步提升,工业经济基本形成了钢构蚊香、五金机械、化工塑料三大主导行业,农业经济建成了畜禽、林特、蔬菜、水产四大基地,第三产业凸现了生态旅游和商贸油品特色。05年全镇实现工企业销售总产值45.6亿元,同比增长18.78%,实现利润1.8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7070元,三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连续两年被区委区政府评为经济发展优胜镇街。 05年规模以上企业已达50家,其中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达30家,特别是浙江华东钢业集团跻身杭州市百强民营企业行列,名列第45位。各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加大技术创新和品牌创建力度,杭州富时特化工有限公司,发展成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其开发的氟里昂替代品、电子清洗剂和气雾推进剂等,获得多项国家专利,填补国内空白。全镇有国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2家,1只产品被评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品,1只产品被评为省级高新技术产品,共有浙江省著名商标1只,浙江省名牌产品1只,杭州市著名商标3只,杭州市名牌产品1只,萧山区知名商号1家,萧山区名牌产品7只。 生态旅游业作为戴村新兴的行业和发展的重点,正在不断提升。云石休闲度假区、杨家坞生态旅游区、李家坞农业观光旅游区、月亮湾休闲度假区都正在积极地开发建设之中;集镇首个房地产项目,总投入1.3亿元、建造面积6.4万平方米的高档生态住宅小区华瑞锦鸿苑,已于05年12月18日开盘销售;以中球冠(浙江云石)集团为龙头的商贸油品业进一步做大,销售产值达20亿。 戴村镇 - 农业建设戴村镇永富村
戴村镇结合实际,坚持“一产调优调特”的思路,从中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以蔬菜花卉苗木、林特、水产、畜禽养殖为特色的四大基地发展特色农业,为农民增收创造了条件。戴村镇以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为重点,大力发展和提升水产、林特、禽畜、蔬果四大特色农业基地,涌现出了像“三清茶”等特色农产品和卫士生态科技园林有限公司等农业龙头企业。产于云石山区海拔700多米高的狮山、石牛山之巅的“三清茶”,以“香气清高、滋味清醇、汤色清澈”这三清而闻名于省内外。浙江卫士集团实施的生态农业示范园项目,该项目首期100亩已建成,向在杭13所高校供应优质绿色农产品。
戴村镇通过政策激励,抓荒田复耕,农田千亩示范方,提供优质种子,加强农技指导,开设专业技术培训班等服务措施来确保粮食总产量稳定。从过去主要追求产量向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转变,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林特产有了进一步发展,茶叶产量和质量都有新提高和增加,浙江名茶“三清茶”的产量在9吨左右,茶叶产业已成为带动茶农致富的产业。在家禽养殖方面,年饲养量突破150万羽,并且形成以河杨湖为重点的灰雁规模化养殖的特色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年饲养量达10000余只;以永富村为重点的蔬菜基地,通过“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以前种晚稻,一年下来每亩地的纯收入也就四、五百元,改种了新品种的无公害蔬菜,供应超市、农贸市场,土地的产出和效益都大大增加,种植蔬菜后每亩增加到三四千块,收入明显增加;名贵兰花、铁皮石斛的种植也落户戴村成校,石马头村占地200亩的杭州坤联园艺科技有限公司容器育苗项目的引进落户及高效产出,08年实现产值300余万元,大大提升了该镇农业科技含量;全镇水产养殖面积稳定在3000多亩的基础上,以南美白对虾为主的名特水产快速发展,养殖面积达到500多亩,占养殖总面积的18 %。 除了开始种植新品种的蔬菜外,在政府的鼓励下,戴村镇不少农民还种植了鲜切花、西瓜、马铃薯、草莓、鲜食毛豆等20多个品种。稻草覆盖种植马铃薯技术也是戴村镇向农民推广的一项提高土地产出的新技术,采用该技术种植马铃薯不仅使冬闲田得到了充分利用,而且操作简单,效益明显,2007年调入了2万多斤马铃薯种子,供应给农户,可以种植100多亩的马铃薯,亩产量四千左右,效益毛收入达到二千元以上,净收入有近一千元左右。 该镇积极采取发展个私经济、扶优扶强等方式,大力培育农业企业。通过依托基地,壮大了一批如杭州永达木业有限公司、杭州卫士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萧山云石农业综合发展公司和杭州萧山九清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等规模大、起点高、实力强、外向型的现代农业企业,全镇现有各类农业企业20余家,带动许多农户。各类合作社也由从无到有,到目前为止,共成立各类专业合作社13家。尤其是养殖、茶业、蔬菜合作社等在搞活流通、引导结构调整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同时,土地流转、联户开发等农业经营新形式也日趋活跃,全镇土地流转面积6510亩,新增流转面积1500亩,为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特色农业创造了条件。 戴村镇 - 城镇建设戴村镇沈村村
2005年,戴村围绕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加快了改路、改水、改村等基础性工作。总投资3000万元的戴尖公路拓宽工程被列为区政府的重点工程之一,正在加快建设。总长度为28公里的15条康庄道路均已竣工验收,方便了群众出行。黄海标高25米以下的9个自然村全部完成了改水工程,黄海标高25米以上的19个自然村有11个已完成改水工程,全镇自来水普及率达99.47%。加强了对城郊结合部和以农贸市场为主的集镇环境整治,推行了市场化的集镇卫生管理模式,投入近100万新建了垃圾中转站和设置果壳箱,并对集镇街道实现了一日多扫,全天候保洁,进一步增加了集镇周边的绿化,建成区绿地总面积达78.64万平方米,集镇面貌焕然一新。
结合创省级生态镇、卫生镇,戴村镇加大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占地75亩的镇中心绿化广场已经投入使用;首期投资150多万元的生态垃圾填埋场,作为全区第一个集镇生态垃圾填埋场也已投入运行,农民的生活垃圾统一纳入无害化处理,全镇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5%以上,成为戴村镇卫生创建和生态建设中的一大亮点。工业功能区块污水处理厂作为全区第一个镇级污水处理厂已开始运行,日处理污水能力达1000吨,日处理3000吨的污水处理厂二期也正在积极筹建之中,这些设施的建成,使戴村镇的整体面貌有了进一步的改善,绿色、清净的环境正在形成。 在加强集镇建设的同时,该镇还扎实推进生态示范村、集镇示范村、农村示范村、农村整治村的建设,做到典型引路,全面推动,已有省级小康示范村、杭州市园林绿化村1个、区级农村整治村12个、市、区级生态村4个,区级以上卫生村占村总数的80%以上,3个农村示范村正启动建设,形成了镇村互动的良好局面。通过全镇上下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戴村镇已于05年12月、06年5月分别成功创建为省级卫生镇、省级生态镇,尤其是省级生态镇是全省首批、全区首个被授予此称号的镇。 戴村镇承办的杭州市“戴村杯”生态能源知识竞赛,在浙江电视台经济生活频道、钱江都市频道等省市新闻媒体播出后,扩大了戴村的知名度;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在村与村之间开展篮球友谊赛、组织文明礼仪和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等活动,加强了对群众的宣传教育,提升了群众整体素质,和谐文明的村风正逐渐形成,目前已有15个行政村创建成为省、市、区级文明村;组织和动员社会各界关心关爱社会弱势群体,深入开展“春风行动”,向困难群众送去温暖;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保障体系,2005年全镇职工新参加养老保险和工伤保险分别达4690人和6500人,超额完成了目标任务,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34806人,参加率达98.6%;同时积极协助经济欠发达村多方筹集资金,扶持其发展,全镇上下体现了一种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和社会风尚 |
为了方便下次访问,请牢记【456三维地图】网址www.map456.com,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Copyright©2011 中国三维地图网(www.map456.com)-456地图 蜀ICP备05005342号 All rights reserved |
地图搜索 |
|
广告位4招租(300*60) 300元/月 年付85折 电话:13625689727 |
直辖市 |
|
---|
省 |
|
---|
自治区 |
|
---|
特别行政区 |
|
---|